这是一本禁书。作者高文谦曾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事务委员,周恩来生平研究小组组长。后来因为八九年的事情而旅居海外,用五年时间写了这本书。全书主要讲述了总理从六六年文革开始,一直到他七六年去世接近十年,神州大地上发生的事情。重点放在了总理和主席的关系,总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时事中斡旋,以及总理为人处世的方法及哲学。

全书的内容简介里说要通过本书把国内奉上神坛的总理拉下神坛​。全书确实说了一些国内不可能知道的事情,确实展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的总理。但越是这样真实,越是让我们看到了总理所面临的处境,他的顾虑,他的处世哲学,才让我们知道总理也是一个平凡人,才更加衬托了总理的伟大。我想“拉下神坛”之类的话应当不是作者的原意,至少整本书读下来,行文之间其实并未看到有贬损总理的迹象。更多的都是在说总理的真实处境,他自己治国理想与现实权威之间的矛盾,如何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去斡旋,直至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读到最后,百感交集。总理的膀胱癌早期已经被发现​却故意被耽误,总理最后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于延长生命的渴望,总理最后的岁月饱受病魔的折磨和摧残,总理一生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忠于人民忠于主席却仍然在最后的时光里仍蒙上不能“保持晚节”的阴影,愤怒,压抑,伤心,怜悯,难过,种种滋味涌上心头。直到最后总理在即将推进手术室的时候那一声“我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的呐喊,泪水再也隐藏不住。我想,总理唯一可以欣慰的是,人民还是爱总理的。

总理最后十年的时光,是痛苦多于快乐的。一直在想,活着的终极奥义是什么?伟人尚如此,平凡如我辈,意义又何在?总理与主席出生不同,经历不同,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哲学不同,经世治国的理想理念也不同。这样的两个人却在一起工作合作了一辈子,一上一下,这中间居于下的人得有多少的痛苦与煎熬。也在想,总理最后十年里面对的那么多选择,有没有一个选择可以让他之后的岁月快乐多一点,痛苦少一点呢?总理如果不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作为权威,而是把自己所奉行的原则自己的信仰作为评价自己功过的唯一尺度,痛苦也许便可以少一点了。

由于本身是禁书的关系,书中的很多细节不便多谈。但最后还是想说一点文革的看法。据说文革结束审查张春桥的时候,张说,“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和原则是永存的。如果执政党不认真解决蜕化变质的问题,成为特权阶级,脱离广大人民群众,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那么人民群众迟早会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再一次起来革命,打到党内的资产阶级”。不想一语成谶,改革开放四十年,张所言的“如果”确实成为了当今社会最主要的问题。于是开始困惑,文革的初衷竟是正确的吗?错的仅仅只是斗争的形式与方法吗?难道这个社会就永远也跳不出这两极的轮回了吗?

都说“人生而平等”​,但当人还是猴子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猴王了,这样有等级的社会才是人类最原始最本真的样子。所以,那十年运动的初衷也许真的错了。然而,猴子的世界,猴王却也不是天生的,猴王的儿子很大可能不是新的猴王,这才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机会均等,能者居之”,不知这社会的钟摆还需震荡多久才能停在这平衡点附近?